
在蘭嶼的最後一天,也是我來蘭嶼最早起床的一天。
04:40,抵達氣象站,有些意外的居然有對台南夫婦在這裡觀星。不過都快天亮了當然不會是好時機XD

從氣象站俯瞰整個蘭嶼東岸。
這張是全無後製的版本,title那張也是日出,不過那張有開D-Lighting

拍完日出,前往屁股山的路上,突然發現遠處有隻前幾天一直有看過掠過眼前的藍色飛羽「藍磯鶇」! 正當相機拿出來的瞬間,牠正好衝下馬路吃蟲!! 牠停在地上的時間應該不到0.5秒,不過這張還是拍失敗了orz
俗名:無
英名:Blue Rock Thrush
學名:Monticola solitarius
目名:燕雀目 (Order Passeriformes)
科名:鶇亞科 (Family Turdidae)
備註:「鶇」讀音 ㄉㄨㄥ
然後路上當然少不了的野放山羊...
衝到屁股山真的是好一段故事,有興趣的人就請移駕Picasa相簿吧~
簡單的說,整趟蘭嶼行唯一讓我掛彩的就是該地教會所圍的鐵絲網。

看到沒~ 屁股山可不是我的鄙視用語XD

這就是我大推的清豆花($30)!! 在台灣要找到能贏這間豆花的可不容易!!
天池步道俯瞰。當然,我沒那麼衝在搭機前五個多小時一個人衝天池XD
俯瞰龍門港,沒有外掛CPL就能有那麼漂亮的海水..

最後,拿野銀冷泉作收尾~
搭飛機前再來一碗冰~
很幸運的,在伊凡載我前往機場的路上,看到有在地人在為8/13的拼板舟競賽作練習。

飛機上一景

從海洋的顏色、多變的氣候(三天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日出)、幾乎不會乾涸的山泉、種類不多的食物、跟台灣芋頭完全不一樣的旱芋、與漢人有相當程度的文化差異的達悟族,都嚴然跟台灣本島不同。我是個對人文興致不高的人,吸引我的絕對是這裡的自然之美。但我很清楚的瞭解,在別人的地盤上就要尊重別人的文化。沒有拍人,是因為我知道這裡的文化不喜歡被拍攝;沒有參觀地下屋,是因為我不喜歡自己的家被陌生人「參觀」。在地的達悟族人基本上是靠海維生,即使他們有著無神但卻害怕一堆惡靈的特殊文化(棋盤腳在夜間開花,所以被認為是陰森的魔鬼樹;角鴞被認為是惡魔的使者也可以理解,但珠光鳳蝶居然也被認為是惡靈.. 好在現在這些認知都已經有所改觀,這兩種保育類動物的存續最大的敵人可能只剩下外來觀光客了),但他們保持著傳統的生活型態卻能跟大自然維持著巧妙的平衡。
其實這四天我有跟不少的在地人閒聊,得知這裡的羊只是財力證明,不是拿來作為食用動物,就連豬都只有發生大事才會殺,而且一殺必定是分送給整村的左鄰右舍;拼板舟也有嚴格的製作規矩,使用的木材大多為島上自產的龍眼木;知道地下屋有使用木炭煙燻的習慣;沒有墓碑不祭祖的他們,唯一的祖靈聖地「天池」卻變成觀光景點(不過連在地人都已經開始違反他們自己的傳統——跳天池);知道這裡有不少人其實都待過台北,其中不少還是模板工人,也因此他們都擁有自己蓋房子的建築能力;也瞭解這裡的年輕一代對於台灣的極度嚮往,以及最愛趁虛而入的外來宗教信仰。
蘭嶼是個現代物資缺乏的地方,連綠島都有的小七,在這裡連一間都沒。隨著數量漸增的觀光客,這裡的商業氣息也越來越濃厚。吃飯時,時有其他民宿老闆跟我試探我的住宿價格、透故過言語貶低其他民宿或導遊.. 加上一些從外地來有商業頭腦的老闆們,會協同鄉長等政治首長在飯局中就在討論標工程什麼的.. 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尚未開發的地方正迅速被資本主義化的感覺。
對,我是對人文沒有興趣,但是我在乎的是這裡的商業化對於生態會造成怎樣的影響?
就算暫時不提核廢料,這裡都依然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深思。
不知道下次來到蘭嶼會是什麼時候;
或是說,當我下次來到蘭嶼時,蘭嶼會變成什麼樣子?
如果還沒看過蘭嶼的銀河,可以參考看看《發現蘭嶼.星空篇》
想看更多圖的可以看Picasa相簿,廢話也比較生動一點~
《Picasa相簿 20110801~04 [遊記] 蘭嶼.人之島 from Day4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目前這個Blogger是開放匿名留言的,不過若是希望板主回覆的話,請記得登入Gmail帳號或是留下可聯絡的方式哦~